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乡镇风采 >> 正文

长安村:你若清廉,便是长安

http://www.clnews.com.cn  2022-02-07 08:30:23   来源:长乐区纪委监委  【字号

  长安村

  长桥古厝石刻,廉政清风书院,鸟语花香村道,文脉流传佳话。讲清风,树廉洁,营前街道长安村将传统文化、本土文化、廉政文化相结合,让传统的味道、文化的味道、廉洁的味道在这个美丽乡村交相融合、焕发生机。

长安村:你若清廉,便是长安

  营前街道长安村坐落于浮峰山西南向山麓,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全村402户,人口1242人,是我区著名的侨乡之一。长安村以大齐书院和白石桥文化公园为主要阵地开展廉政文化创建工作,充分挖掘营前街道、长安村历史文化中的廉政文化内涵,将历史文化、家训文化与廉政文化相结合。长安村先后荣获国家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福州市廉政文化示范点等称号。

  大齐书院

  大爱无疆,见贤思齐

长安村:你若清廉,便是长安

  走进长安村,无论是村口小广场上的清风亭、村民家门口的家风家训牌,还是幸福田园里错落有致的石刻、村道旁边的廉政文化主题水墨画,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廉政文化。《荀子》有云“大齐即大同”,村里古色古香的大齐书院被赋予“大爱无疆,见贤思齐”的寓意。

  大齐书院内还陈列着《长安四林族规祖训》,不仅传承“循正道、全良善”等中华传统美德,还有“言道德以益品行”“知忠贞以示清廉”“讲法律以儆愚顽”“尚节俭以惜财用”等廉政内容缀于其中,书院中还悬挂着《朱子家训》《诫子书》等优秀传统家规以及从长安村走出的辛亥革命烈士陆军上将林述庆等“四林”名人的事迹,这些充满智慧的祖训、家规、廉政故事,闪耀着古朴的廉洁、勤俭观念,激励后人传承好家风,树立敬廉崇洁、崇德重礼的良好风尚。

  叶向高

  任人不唯亲,以身作则

长安村:你若清廉,便是长安

  大齐书院与一代廉吏叶向高颇有渊源。叶向高有两个廉政小典故流传至今。一是白银试人心。叶向高任内阁首辅后,他的侄子多次跑到京城向他要官,叶向高拿出五两白银给他侄子,发现他并没有把银子用在实处,于是拒绝了他的请求,体现了叶向高任人不唯亲的大义。二是拖欠公粮。明代时期福建省府曾拖欠公粮,被叶向高知道了,他严肃要求福建省府要收足公粮,更要求他的族亲作表率先交足公粮,体现了他不仅不徇私舞弊、还以身作则的作风。

  大齐书院门口两边悬挂着的一副对联即是叶向高廉政最好的见证。“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据村里林氏族谱记载,叶向高年轻时从福清赴省试落榜,慕名来到长安村大齐书院续读进修,得中进士、入内阁,数年后,叶向高回乡经过长安村,特地回到大齐书院重续旧情,村中有文人出上联求对。“客官寓富室宦宅宽宏”,叶向高看见即对出下联,一时传为佳话,流传下来。从此以后,慕名前来此处求学的学子越来越多,也促进了当地文化与人才发展。

  白石桥公园

  清风长廊,廉政文化阵地

长安村:你若清廉,便是长安

  穿过点缀着二十四孝故事的家风巷,便来到了白石桥公园。公园取名于白石桥,这是一条建于晚唐时期(公元892—893年)的省道,桥墩高7米多,桥面并排四块条石。白石桥一头连接着古驿道,一头直通营前旧码头,桥下是上洞江古河港,“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古时候,无数的福清和长乐学子从这里坐船到福州等地,成为进京赶考的必经之路。

长安村:你若清廉,便是长安

  如今的白石桥文化公园,充分利用河塘栈道开辟的清风长廊,以林氏先祖唐九牧林祖训以及长安四林家规祖训中的廉政元素为主线,串联起林则徐、林廷瓒等林氏先人的廉政故事、廉政格言等内容,占地4000平方米,内设四方亭、长廊、木栈道、空中栈桥等设施,打造了一个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廉政文化思想阵地。

长安村:你若清廉,便是长安

  古木清风飘扬,梅花初绽娇艳。我们说,你若清廉,便是长安;长安人说,你若长安,便是幸福!

  交通路线图

  公交

长安村:你若清廉,便是长安

  乘坐617路公交车,至营前长安公园站下车,步行约5分钟抵达。

  自驾

长安村:你若清廉,便是长安

  驾车至福建高速营前征收管理所,途经G316、营前共和里,3分钟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