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乐新闻网讯 “我们村自从修订了村规民约,无论婚宴丧酒,非亲属人员礼金桌数都不超标,村里的酒宴大多在10—20桌之间。有的企业家把剩余的钱捐给了老人会,每次几千到几万不等,用于给村里过老人节、祭冬、救助困难乡亲等,把钱花在了真正该花的地方。”首占镇鹏上村老人会会计黄瑞樵说。
早在2015年,鹏上村就自发修订了村规民约,2016年初,该村为婚丧事宜礼金标准划定了“硬杠杠”。发布《移风易俗联合公告》,对酒宴桌数进行了限定,并杜绝了分钱现象。“村民们都觉得大摆宴席啊、分钱啊,什么的太浪费了,大家都很讨厌这种现象,村两委就和我们老人会商量着定下了村规民约。”黄瑞樵说。
黄霖桦 鹏上村村民
“鹏上村村民现在大家现在不会去攀比了,很多企业家都是把简办节省的资金都放在慈善事业上面去,困难的群众可以得到帮助,社会风气就更加和谐。简办新办不但减轻了负担,而且反而有利于增进村民们之间的感情,现在大家不用绞尽脑汁‘算计’送礼金额了,人与人之间关系更纯粹,交流多了,情也更真了。”鹏上村村民黄霖桦告诉记者。
首占镇拥有着良好的新风俗基础,据初步统计,2016年-2017年,首占镇共执行移风易俗红白喜事405场,节约金额1350.85万元,捐赠慈善事业65.3万元。
林金华向首占镇塘屿村水净化工程捐赠30万元善款
2016年12月,林金华回乡为儿子办婚宴,计划办上70桌。村两委得知情况,赶忙来到林金华家做工作:“长乐党委政府刚刚启动了移风易俗整治工作,您身为我们村的乡贤,一定会为村民做个好榜样啊。”林金华二话没说欣然答应,将计划桌数缩减了一半,并捐出30万元,在九龙水库旁修建净水厂,利用自己在外办企业项目优势,无偿提供技术帮助。
今年2月13日,首占镇塘屿村九龙山上,长乐首座村级净水厂竣工并投入试用。塘屿村党支部书记林长海向记者介绍道,这座净水厂由塘屿村企业家、广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华鸿水务集团董事长林金华捐资修建,过滤后的水达到可饮用标准,正式投用后,塘屿村4000多位村民一打开水龙头就可以放心地直接喝了。 首占塘屿村党总支书记林长海介绍道。
在塘屿村,村民乐捐公益的事例比比皆是。就在今年一月份,林昭雄将简办父亲丧事节省下来的费用用于关爱村里的86位高龄老人8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一千块。企业家、乡贤,都用实际行动带头树榜样,营造移风易俗的良好氛围,为家乡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近年来,首占镇认真按照上级安排部署,深入开展移风易俗、综合治理大操大办、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切实做到领导带头、党员先行、全民参与,有效遏制婚丧喜庆大操大办现象,进一步推动基层党风廉洁建设,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全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顺利开展。
首占镇把全镇划分为14个一级网格,43个二级网格。各村(社区)根据网格化管理制定《移风易俗入户宣传责任分工表》,对每个网格的走访对象进行摸底登记,落实宣传走访责任,做到村不漏格、格不漏户、全面覆盖。全镇共集中组织移风易俗志愿入户宣传39次,2017年在“志愿云”信息系统上记录志愿服务时长2699小时,发放《首占镇移风易俗应知应会》、《首占镇移风易俗倡议书》等宣传资料27000余份,发送宣传教育警示短信1100余条,设立专题宣传栏99面、路旗255个、移风易俗文化长廊1个,移风易俗主题公园2个,拍摄播放移风易俗微电影《夕阳下的移风者》,努力提升首占群众对移风易俗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率。
首占镇党委书记郑成刚说:“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将移风易俗和树立新风尚相结合,是培育文明乡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我镇还将继续提高对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视程度,利用正月酒席多的机会,进一步加大移风易俗宣传力度,在工作中压实责任,并积极与区委文明办、民政局等部门配合,形成移风易俗工作合力,让移风易俗的大树在首占镇牢牢生根。”
(记者陈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