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吴航纪事 >> 正文

陈家正:悬壶济世 医者仁心

http://www.clnews.com.cn  2013-04-10 08:52:33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长乐新闻网讯 尽管已经退居二线数年,但是每逢周三下午专家坐诊的时候,陈家正主任医师的诊室里依然门庭若市。他说:“能够让患者们信赖,这是我的心愿,也是对我从医30多年最好的认可。”1982年从福建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至今,陈家正已经在医疗一线服务了30余年,以一颗“医者父母心”感动了许多患者及家属,远近有名。

  妙手诊病——让患者有质量地生活

  1989年时,陈家正看到市医院缺乏神经专业的医师,便选择进入省附属第一医院进修,专攻神经科,目的是想减少当地神经科患者跑福州就诊。90年代初,市医院尚没有CT、磁共振等先进的医疗设备,有一天,陈家正参加一位深度昏迷女患者的会诊,情况很危急。他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的检查技巧,通过观察患者瞳孔,在大多数医师怀疑是心肌梗塞发作时,他大胆地判断出患者是脑部大面积出血,果断地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事后证明陈家正的诊断是准确的,急救措施十分及时。

  2002年,陈家正接诊了一位年仅16岁的女患者,病人时常头痛剧烈,严重时伴有抽搐、昏迷,阶段性地发作,曾看过多家医院未能解决,令家长束手无策。陈家正通过仔细询问,了解病情发生整个过程,凭借临床第一手资料,在排除神经科疾病后,做出跨科嗜铬细胞瘤病的诊断,这种病现在通过特殊仪器检查一般都能准确地得出结果,但当时受条件限制却不易诊断,该患者被及时送往省级医院动了手术,并成功治愈,使该女患者避免了生命危险。

  “鉴于当前的医疗科技水平,还有很多的神经科病人得不到明确和完妥的诊疗,但诊断是关键,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及早发现、及时治疗,不要丧失第一治疗时间,避免病人致残,争取早日康复。”陈家正对记者介绍说,“延长病人寿命,让他们有质量地生活,是我们神经科医生的奋斗目标。”

  医者仁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当记者问到如何看待和处理当今社会紧张的医患关系时,陈家正皱了下眉头:“82年我刚步入医生这个行业时,医患关系并没有现在这样紧张,一直到了89年以后,医患问题才日益凸显。”

  陈家正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经常拿当时县医院院长李庭康的事迹教导他。后来的从医经验更让陈家正深深知道,医生是一个特别要经受得住考验,又特别容易遭人诟病的行业。“患者来看病,心情都是非常着急的,医者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予以理解,只有换位思考、任劳任怨才能获得病人信赖。在我看来,解决医患问题最根本的方法是沟通,首要前提是医术要精益求精、经验要日积月累,基本保证是兢兢业业地工作和敬业精神。作为一名医生,解决病人的疾苦就是最大的问题,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常言道‘十五年学医方入门,医德修养则要一辈子’,所以从医就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换位思考’观念,始终把患者的生命摆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陈家正担任各级医生期间,常常到病房探视和患者交谈,及时把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大医院的相关成功与失败案例结合起来与病家沟通,力争取得病人的理解与信任,有效地避免了事后纠纷,这就是他多年从医的心得。

  倾囊相授——造就一个团结奋进的团队

  作为学科带头人,陈家正没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旧观念,对于科里的年轻医生,他都是毫无保留地将毕生所学传授给他们,绝不“留一手”。

  “医者也是师者,应当传道授业解惑,刚开始带他们的时候,我都亲自带班临床授课,把我所碰见的失败案例作为教训,成功案例做为经验都一一教给他们。我现在年纪大了精力有限,在平时的治疗中就以年轻的医生为主力军,发挥其上进心,促使他们早日掌握应对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陈家正说。

  如今,市医院神经内科的骨干阶梯力量已形成,能够独当一面,如专科高级职称医师陈道存主任,对于大多数神经科疾病,他都能尽早作出诊疗,还能主持专科科研项目任务,大大改变了以往长乐神经科患者必须要到福州市甚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看病的局面,只要在家门口就能治病。“可以说,我们现在有了一个‘团结奋进’的优秀团队!”陈家正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是陈家正行医多年的座右铭,他用三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为我市神经内科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记者 高维 潘心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