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乐新闻网讯 近年来,我市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不断丰富文明城市的色彩与内涵,以生动的载体吸引着全民共同参与文明创建,带动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打造长乐文明的软实力。
善行之举彰文明
志愿者的微笑是城市生动的名片,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深入开展,全市上下积极行动起来,城市精神风貌焕然一新,一幅幅和谐文明的画面呈现在市民身边。
全市志愿活动如火如荼开展。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我市已有卫生系统、政法系统、宣传系统、经贸系统、党工委系统、教育系统、航城镇、金峰镇等将近700名志愿者参与到无偿献血公益活动中。社会献血者不计其数。
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层出不穷,我市涌现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
吴航街道十洋村上巷义务巡逻队等8个单位为“2012年度长乐市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刘宜光等12位个人为“长乐市学雷锋优秀志愿者”。
海尔大众服务公司员工翁玉祥、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的市出租车公司司机陈天兴、梅花镇妇联干部兼“梅花镇巾帼宣传自愿服务队”队长林姿为“福州市优秀志愿者先进个人”。
长乐市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获评“福州市志愿者自愿服务工作先进集体”。据悉,该指导中心目前已拥有51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现已注册青年志愿者5000多名。近年来,该中心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努力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服务宗旨,扎实推进品牌志愿服务工作,主动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开展扶贫济困、便民利民、植绿护绿、环保清洁、普法宣传、关爱农民工子女、健康义诊以及参与、服务我市大型公益活动等志愿服务,每年的志愿服务达2万多人次。
还有“长乐市道德模范”陈宗立等8人,“福州市道德模范”谢文钦,“中国好人”吴丽春、吴秀珠、黄建国等。
当然,我市还有很多爱心人士,他们用一个个善行之举汇聚起满城爱心,彰显长乐文明。
素质内涵显文明
近日,记者经过惠航十字路口,看到过往车辆、行人都能按照交通信号灯有序通行,闯红灯的现象没有了。据交管大队统计,今年以来,我市闯红灯数据下降了52%。而司机过路口的速度也明显放慢了许多,偶尔遇见有一个绿灯结束还没有走完斑马线的行人,司机则停车示意行人继续行走,少了之前常见的对行人的谩骂。
车让人,让出了安全,也让出了和谐文明。互相礼让,让人倍感温馨。
公交车上让座之举已属平常,公交车司机的文明行车素养也大大提升,而办事窗口前插队陋习基本不见,乱晾晒、乱张贴、乱搭建、乱堆放、乱泼污水、盯人散发小广告、违规出摊经营等现象也大大减少。
一个个富含素质内涵的现象拼接起来,被定格在“文明长乐”的发展进程中。
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市民个人素质的高低。创建文明城市,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培育人、塑造人,全面提高市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几年来,我市紧紧抓住提升文化内涵、增强市民素质这一重点,不断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富有特色的社会风尚。通过大力深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广大群众树牢基本是非观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遵守基本社会公德,争做城市文明人。“做好自己就是一种文明。”采访中,梁小姐这样说。
文化素养促文明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鲜明的特色文化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追求目标。只有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地提升城市文明。
我市通过各种渠道引导市民做有素质、讲文明的长乐人。近年来,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我市大力推行文化强市战略,不断提升文明素质,繁荣文化事业。始终坚持“以文化涵养发展”的理念,紧紧围绕“文明与文雅齐飞”的思路,突出文化惠民,不断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城乡文化网络日益健全。在乡村,持续开展“三下乡”活动,形成了以城带乡的创建文明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一批农村文化书屋和文化广场的建成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
我市还组织精品剧目、高雅艺术、群众性文体活动等展演、巡演、汇演,让人们在参与中得到锻炼和提升。“爱之声”合唱团不断推出优秀节目,大型音乐生活剧《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正在积极排演中,将在“5.16”上专场首演。“闽剧下乡”受到一致好评,激情广场合唱深入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3月26日,我市召开道德讲堂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全面提升广大市民的道德素养和文明水平。通过组建宣讲人员、先进典型、身边群众三个层面的社会宣传队伍,把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和身边的凡人善举传播到每个角落。
我市还举行了“弘扬雷锋精神 建设和谐长乐”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提倡要继续组织志愿者广泛开展志愿者活动,传播文明理论,倡导互助精神,劝导不文明行为,继续开展结对帮扶服务,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众提供更多关爱。
(记者 柯多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