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吴航纪事 >> 正文

长乐传统民间工艺:吴航斗笠

http://www.clnews.com.cn  2013-03-07 09:27:57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长乐新闻网讯 吴航斗笠,长乐传统民间工艺,是以前农民种田时必备的道具。它既有防雨避暑的功效,又有辟邪的功能。现在,人们会经常把斗笠挂在家里,再佩个粽衣,都表示有辟邪的意思。

  3月6日,记者来到家住旧杨井巷的高老太家中时,看到她正在认真的编着斗笠。她告诉记者,她编斗笠的手艺是从她嫁到婆家来后,她妈妈教她的,在她祖上已经流传了四五代。现在还是会有一些小批发商、农民等来她家里买斗笠,每当她在家里闲时的时候,也经常会拿出裁好、剖好的竹片来编斗笠。“种田的人说这个戴了凉爽,别的斗笠戴在头上会感觉烫,所以很多人都喜欢戴我的斗笠。我也喜欢做,一来打发时间,二来人也灵活了,精神好了。”高玉壘老人边拿起竹篾边说。

  编斗笠可是一门技术活。在编斗笠之前,要事先准备好竹片,将竹子裁为几截,再对竹片进行剖篾,竹片要剖篾得宽窄厚薄均匀一致,编出的斗笠才好看。而且对竹子还有要求,需选用好切、有韧性、不容易断的秋竹,秋竹的特点是有三个分支形成的结。待剖篾好,就开始织排斗笠,青篾编斗笠的外网面,黄篾织内网,两网间夹放粽叶或竹叶。粽叶必须用刚采的新鲜粽叶铺放,不然放久了的粽叶会卷曲,就难铺平。铺好粽叶,就可以锁边了。这编斗笠,靠的就是个“巧”字。编一个完整的斗笠,需要十六道工序。对剖篾竹子的竹刀也是有特别的要求,必须是不锋利的竹刀,要是太锋利了,就容易把竹子剖坏。

  现在,农民越来越少,这门编斗笠的技艺也正在悄悄地流失。希望有感兴趣的人或者商家能把斗笠发展成一种装饰品或艺术品,把长乐的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给继承下去。“这个斗笠即使以后农民不戴了,也可以做装饰品。放在家里可以辟邪,保平安。希望这门手艺代代传下去,不要在我们手里丢掉。”高老太对记者说。

  (记者 高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