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拥1500多张金漆画古明床、300多件金漆画橱柜箱屉,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挖掘研究长乐金漆画古明床文化,对收藏家李光来说,这是一个更大的诱惑。
10多年来执着收集古明床
明床,是长乐人对床铺的通称。大约从1997年开始收藏古家具,10多年来,李光那么执着地收集这么多的古家具、古明床。对于记者的疑惑,李光说:“长乐古明床文化属于中国古床文化的一个部分,它是那么神奇,里头有许多奥妙。”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光在床上度过,其中最关键的出生和死亡是在床上,人生四大喜事之一的“洞房花烛夜”,也是在床上度过。拥有一张好床,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明床,自始至终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位见证人,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600年金漆画工艺长足发展
长乐古明床,有别于其他地方古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金漆画。绘画题材多取自《三国演义》等戏曲故事或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还有部分画了花鸟。据《长乐市志》记载:“明朝中叶,漆画已在长乐盛行,漆画艺人以生漆绘画在木床匡堵或屏风上,再在所绘线条上贴以金箔……因这种产品始于明朝,称‘明床’。”
600多年来,金漆画工艺在长乐古明床的制作方面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李光家里,他为记者介绍着一张张古明床,“长乐古明床的用料极为讲究,普遍用上楠木,甚至用上了金丝楠木。在这样的材质基础上,再画上金漆画,这是长乐古明床的2个显著特点”。
300多本闽剧藏身古明床
古明床通常有4扇或6扇床门,每一块门板和堵板上都精心描绘了戏曲故事或民间传说。李光介绍说:“比如这张古床,四扇四透上的床门,8幅金漆画;底下4块堵板,4幅画。这就是1本出12台的戏。”在李光收藏的1500多张长乐古明床上,发现了不下300本闽剧,有待专家进一步研究。
李光在收集古明床的同时,还把收集的视线延伸到橱柜箱屉等古家具。记者在李光的收藏品中看到一件距今年代最近、有明确纪年的金漆画木箱,上写“1974年5月”。李光说,金漆画家具在70年代后期可能没有生产了,或许因为工艺繁琐,还有可能是在家具的潮流中已经被淘汰。
李光收藏的长乐金漆画古明床、古家具,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面对金漆画家具制作工艺面临失传的窘境,李光准备将长乐金漆画古明床(古家具)文化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愿意作为该非遗的传承人。李光也呼吁广大市民保护好现在存世不多的古家具,避免被盗或轻易毁坏。
(记者 欧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