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南网5月2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颖)日前,由福建省水利学会主办、福州大学承办的“水投杯”福建省首届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竞赛在福州大学落下帷幕。我省5所水利专业类院校的45支代表队共200余名选手参赛,最终来自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作品“新型水葫芦一体化处理工艺”,来自福州大学的作品“基于BIM技术水库大坝工程智慧监测”、“一种基于BIM技术的仿生态鱼道系统”和来自福建师范大学的作品“一种运用于雨水及生活用水等发电的水管道发电机系统”荣获特等奖。
选手正在现场调试参赛作品。
大学生们发挥了创新意识,提交的设计作品涉及汛情、雨情、水情、海洋监测,地灾防治等领域。其中特等奖作品——“新型水葫芦一体化处理工艺”设计了一种全新的一体化处理装置,具有快速完成水葫芦自动打捞、破碎、压缩、污水处理、智能仓储等功能,并采用“太阳能+常规动力”的混合动力系统,实现高效、环保、节能、经济,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应用推广价值。
评委在观看现场作品展示。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在我国被翻译为建筑信息模型。它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福州大学的两项特等奖作品都是基于BIM技术。一项是应用于水库大坝工程智慧监测,另一项则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仿生态鱼道系统。
南方的雨季经常是倾盆大雨,在数以万计的高楼大厦,雨水从房顶沿着排水管道顺流而下,使得雨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生活在楼房中的居民,每天多的生活排水也蕴藏着巨大的重力势能。如何把雨水和生活用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供人们利用。福建师大的作品设计了一种便捷的水管道发电机,利用被人们忽略的雨水、生活用水和小溪流进行发电,将水能转换成电能,一方面实现了充分利用资源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