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乐新闻网讯 “你的身体好点了吗?吃不吃得消?”“昨天到医院看过医生,好一点了,能撑得住。”“一起加油吧!相信疫情很快会过去。”3月19日晚10点多,长乐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综合协调组下设数据组组长王艳和已经一周没见过面的丈夫通过电话后,又忙活起来。
红色衣服为王艳 陈建云摄
落实重点人群防控,参与核酸采样工作协调,一刻也停不下来,直到20日凌晨4点多,她才有时间回家睡会觉,但仅仅睡了2个多小时就被电话催醒,她即刻又回到岗位上忙碌起来。
王艳的岗位主要负责汇总分析全区十八个乡镇(街道)排查的重点地区来航人员及入境人员的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数据,为指挥部科学研判、精准施策提供科学依据。
红色衣服为王艳 陈建云摄
13日以来,长乐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共收集汇总重点地区来航人员线索1万多条,王艳和同事每天要从汇总的信息中寻找逻辑漏洞,然后进行审核,常常连续几个小时“钉”在电脑屏幕前,对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反复核对,经常为了将数据做到精准无误忙到深更半夜。
连续一周多的加班加点熬夜,让王艳的身体“不堪重负”,加重了支气管炎和哮喘,同事劝说她休息,她却要求坚持在岗。“没事的,看过医生,好很多了。”“做了2年多的疫情防控工作,小组里我比较有经验,每个人都在忙,我更应该在岗!”……每次,王艳都把同事的“好言相劝”堵回去。
王艳的丈夫姚家焕是长乐区罗联乡派出所所长,虽然在不同单位不同岗位,但疫情之下,两人产生“交集”——一起坚守在疫情防控战线。
丈夫姚家焕协助乡镇府排查重点地区来航人员,连日来,每天也是忙到凌晨,吃住全在所里。已经一周没回家的姚家焕,平时与王艳相见的方式就是通过微信视频。“我们一周没见,可电话里总是互相鼓劲。”王艳告诉记者。
最让夫妻俩牵挂的是正在读高三的女儿。“孩子暂时由外公外婆照顾,我们都没空陪她,心里很愧疚。好在女儿很乖很懂事,反倒劝说我们要安心工作,她能照顾好自己。希望疫情早点过去,我们可以有时间陪陪孩子。”王艳说着,眼里闪着泪花。
(特约记者 余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