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来,国内疫情防控面临新挑战,新冠肺炎疫情流行加速,与此前相比,本轮疫情主要在农村传播。
农村地区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最薄弱环节。
问:为何农村会成为病例集中地?
1、农村居民疫情防控意识相对薄弱。乡村居住分散,地域空间广而稀,村民一度认为农村空气环境好、人口密度小,病毒的传播风险低于城市,因此放松了警惕。
2、乡村聚集性活动较多,给疫情管控带来一定影响。受传统习俗影响,农村地区多年习惯于走村串户,走亲访友,红白喜事、集市贸易、请客吃饭等聚集性活动较多,特别是临近年终,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多,弱化了农村疫情防控的力度和深度,产生了疫情防控的盲点和“风险点”,增加了农村疫情防控难度,群体聚集加速了病毒传播。
3、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强,医疗保障体制存在短板。广大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医务人员、防控检测设施等状况都不够理想,基层医疗机构条件有限,难以实现快速预检分诊,从而增加了感染风险。
1月14日,在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提出,要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
高度重视春节期间农村疫情防控工作,做好重点人群返乡前7天核酸检测,做好返乡后网格化管理,组织开展居家健康监测。加大健康教育防控知识宣传力度,加强聚集性活动管控。要提前做好各种应急预案和能力准备。
针对目前农村的防疫形势乡村医生们应当要怎么做?最新通知来了!1月15日国家卫健委基层司下发《关于印发〈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村卫生室人员接诊十须知〉的函》。
村卫生室人员接诊时应当做到哪些呢?这十点请大家务必牢记喔~
一、莫大意:时刻保持警惕,及时掌握返乡重点人员情况。
二、熟程序:熟练掌握疫情防控相关预案操作流程。
三、勤通风:做好村卫生室每日定时通风和环境消毒。
四、重防护: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规范穿脱工作服,做好手卫生和消毒,对工作服定期清洁消毒。
五、量体温:就诊人员戴口罩、测体温、健康码查验、1米线、不聚集。对不能自主提供健康码人员登记详细信息。
六、问症状:询问就诊人员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是否自行服用过退烧药。
七、查旅居:核问前14天旅居史和与中高风险地区、入境人员接触史;冷链物流工作经历或人员接触史;近期有无参加聚集活动,是否接触过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病例。
八、录信息:落实信息登记责任,准确记录就诊人员信息。
九、快报告:强化首诊责任,1小时内向乡镇卫生院报告可疑患者信息。不截留发热等可疑患者,指导做好个人防护, 协调就近闭环转至上级发热门诊(诊室)。
十、严消毒:接诊发热或可疑患者后,严格进行终末消毒。
注:本须知适用于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低风险地区村卫生室人员,中高风险地区应按照当地疫情防控要求执行。医务室、诊所等机构人员可参照。
为方便各村卫生室工作,帮助乡村医生记住接诊须知,这里有一份顺口溜,大家一定要牢记喔!
村卫生室接诊顺口溜
保持警惕莫大意,返乡信息全登记。
防控预案要掌握,操作流程规范做。
室内卫生要保持,通风消毒在平时。
医患都要戴口罩,手部卫生要搞好。
规范穿脱工作服,定期清洁和消毒。
健康码、测体温,认真查验每一人。
就诊患者不聚集,间隔至少在一米。
无码人员须登记,各项信息记详细。
询问症状要仔细,五大特点请牢记:
发热咳嗽或腹泻,咽痛嗅觉和味觉。
重要问题莫漏掉,是否服用退烧药?
14天内旅居史,中高风险接触史;
冷链、境外或聚集,询问情况须仔细。
信息登记要保持,首诊责任要落实。
可疑患者不截留,立刻上报听要求。
就近闭环转诊后,终末消毒不能漏。
防控工作靠大家,安全守护你我他!
来源:福州卫生健康、国家卫健委、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