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乐新闻网讯 潭头镇岭南村投入20多万元,历经半年修复明朝马铎状元故居,于6月10日基本完工。许多人闻讯纷纷来此一睹为快,他们在感受浓烈的历史文化的同时,都深为岭南人热心爱护文物精神所感动。
马铎故居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3),七柱六扇五间出游廊,进深14米,面宽16米,埕深3米、宽9米,木质结构。故居历经数百年风风雨雨,虽经多次修缮,但仍有屋瓦及木架破损而出现滴水现象。去年10月一场大雨,导致故居后院山体滑坡,大量泥土堵塞后院空埕上,鉴于此严重情况,村两委向有关部门反映,并立即启动应急方案。首先组织人力运走塌方,但故居前无大道通行,要运走机械不能用,只能用人力肩挑到后山倾倒。这时,许多村民主动要求当义务运土工,由于后院窄小,每天只能容纳5至6人操作,经过20多天的齐心协力,终于将土方全部清除。之后又请来砌石工,砌起4米高的护坡,切实保障故居安全。
接着村委会又请来几位木工泥匠,对屋顶进行翻修,一些腐烂的木条和破损瓦片全部更新,对室内部分断裂墙壁进行粉刷,并用传统做法,用石灰渣将地面夯实,既保持原貌,又显得干净雅观。原来通向故居约50米小巷道也全部铺上地砖,更加方便游人行走。特别是故居前面大埕,设立一排马铎文化长廊,内容有故居简介、马铎生平、马铎传闻、状元殿试卷等展版,图文并茂,为参观者送去丰盛的文化套餐,也为古香古色的故居增色添辉。
村委会主任陈长谋表示,今后,拟在故居开设马铎纪念馆,继续挖掘、提升马铎文化品味,为保护历史文物,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献出一份力。
(吴航乡情报记者王宪政)
相关链接:
个人简介
马铎为明成祖永乐十年(1412)壬辰科状元。马铎于永乐九年,以太学生中应天府乡试;永乐十年壬辰科,马铎应进士举,廷试得中第一名, 获赐朝服冠带,授翰林院修撰,授承务郎,一考授儒林郎,三考绩最。今长乐岭南村尚存有马铎旧居。
马铎资质淳厚,自幼聪颖笃学。据李骐撰《故修撰马公行实》记载:马铎于父母逝后,锐志读书,休假回家,沿途犹默诵不辍;在学夜读,一灯长明不灭,励志苦学。他从先辈郑孟宣学《礼记》,旁通《易经》《诗经》《尚书》《春秋》,其学宠肆贯通,于子史百家无不涉猎,时人号之“马五经”。作文不假思索,操笔立成,似不经意,滔滔汩汩,“如水行地中,坎穴随满,无少窒”。马铎博学多能,如琴棋、星命、地理等靡不谙晓。
据说,马铎进京应试前,岭南村邻里为他饯行于雁峰之南,陈必尚举酒曰:“以子之才,取髙第固如拾地芥耳。他日若闻捷音,当于何地上立坊以为吾乡里荣? ”马铎笑答曰:“即此地可也,奚庸他图? ”当年果获髙中,其后乡人为立状元坊于所指之地。
永乐九年(1411)秋,以《易经》领应天府乡荐,后会试于礼部。殿试时,成祖亲览试策,称马铎气象广大,擢为状元,时年四十五岁。
马铎性怀耿介伉直,无崖岸,表里如一,处己以正,生活俭朴,虽贵不变,“与人交尽诚,遇危难急济之”,处事平恕,临义执言。成祖曾对辅臣大学士杨士奇说:“马铎可谓质实无二矣。”后每逢翰林学士、国子监祭酒、司业有公务出,皆命马铎暂时充任,马铎亦不辱使命。成祖明于用人,马铎勤于事君,一时传为美谈。
明成祖于十一、十五年巡幸北京,马铎两次留侍监国,其于公事虽“劳苦不避,独任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