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乐有许多风味美食,杠面,是其中一道。不论你到长乐的哪个菜市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虽然没做过正规的调查统计,但是长乐人应该没有人没吃过杠面的。当然,以杠面比较出名的当属首占杠面、鹤上杠面了。
杠面的制作工艺不算复杂,跟长乐线面相比,这是一个不需要多大技术人人都可以做的活。
杠面制作关键在于揉跟杠。首先要把面粉和水按比例调配和成面团,面团反复揉到不沾手为止,然后再将揉好的面团放置发酵一个晚上,这里还有一个小窍门,若是在这个时候赶着做成面条,可以将面团放置冰箱冷藏半个小时,也不会影响口感。然后就是杠了,将面团放置杠面器反复压成大的面皮,等到面皮表面看起来光滑润泽之后,就能将其切成面条了。
杠面作为长乐当地的特色小吃,各个乡镇的煮法也略有不同的。在煮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了虾米、鱼干、石蟹、三眼蟹、猪小肠、芹菜、蒜、香菇、花蛤、蛏、上排汤,老鸭汤等等。
要想吃到美味可口的杠面,汤料新鲜尤为重要。煮杠面必须选取最新鲜的排骨、大肠、螃蟹等食材加以熬制,煮出来的杠面才会更加鲜美。
根据长乐名俗记载,旧时,杠面只能在五月节(即端午节)时才能吃到的,最早以前,长乐人过端午节,除吃粽子外,也吃杠面。人们之所以吃粽子,据称是因为粽子像“龙角”,那粗粗的杠面,更似“龙须”,而节日期间长乐人把它列为特定食品,寓意吃下了这两种食品,犹如“龙在心中”,何惧邪气?那特定含义,自是“避邪”二字。
如今,杠面已深深地融入到长乐人的生活中,它不仅是一种美食,也倾注着长乐人的一份浓厚的乡情。在外地生活的长乐人每每回到家乡,都要去吃一碗香喷喷的杠面。对于飘泊在外的游子来说,它是浓浓的乡土滋味,更是深深的故土情怀。它是家的味道,爱的味道,更是故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