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正文

老牛病了

作者 郑金发

http://www.clnews.com.cn  2018-08-02 10:48:50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老牛病了,病得不轻,据尤大姐说:“高血脂,差一点儿偏瘫!”她提着日用茶壶、餐具,神色匆匆地穿过小区林荫通道,一边说着一边直往市医院赶。

  老牛是孤儿,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省城一所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一家经济效益较好的国营工厂上班。兴高采烈的小牛在厂里深得广大群众的喜爱“有礼貌、有文化、很英俊!”大家都这么说。但是,孤儿、家庭没经济,却成了谈婚论娶的一道坎。一晃又过了几年,热心的师傅、工友,渐渐将小牛的亲事传扬开来。那时光,经济优越的尤家,恰有一个独生女儿,生得如花似玉一般,也正急着物色一个上门女婿。因此,应了“千里有缘来相会”这句古话,小牛顺水顺风地做了尤家的上门女婿。

  从此,街坊邻里见了成双入对的小牛和尤小姐,都树起大拇指夸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他个头高大匀称,瓜子形面庞上始终饱含着喜悦,谦逊地接受着人们的赞誉。尤姓本来就稀罕,尤小姐又是独生女,找个懂经济、才貌双全的上门女婿,不啻是尤家的一门大幸事。对于当年的小牛来说,也是件大喜过望的美差:“颜如玉,黄金屋”一并囊括,另加两位身强力壮的二老,成天巴望着他俩早生贵子,延续尤家香火。

  老牛也感到奇怪,一连串让尤大姐生下的五个娃,个个都是女娃。生下第六个女娃后,国家提倡计划生育了,老牛和尤大姐也只好做罢。后来邻里们常开玩笑说:“老牛当年兴奋得只知享福,不肯努力钻研了,这就怪不得尤大姐的肚子了!”

  渐渐地尤家的女孩们长大了,个个像出水的芙蓉,招人眼馋。邻里之中,即便是最调皮的小伙子也都愿意在老牛和尤大姐面前卖乖。于是,好话、空话、大话、笑话,还有教导人的励志话,就常常在老牛嘴边欢动。茶余饭后,老牛时常手托着一个大瓷杯,面对着三五成群不约而同围到身边的小伙子,一面啜上一口小茶,一面侃侃而谈。这样一茬又一茬地来来往往,老牛炼就了一副音质优雅、音域宽广的好嗓子。老牛的好嗓音和尤家的六朵金花一样,是所向无敌的。

  随着尤家姐妹的一个个出嫁,老牛的地位也一步步地在提升,待到退休时,老牛如愿以偿地获得了高级经济师的美称。

  改革开放的经济浪潮将老牛原先的那点儿富气给淹没了。做惯了大家风范的牛经济师岂肯善罢甘休。在女婿们的助威下,老牛披挂上阵,创立了一家水处理公司,购进了一批水处理设备,租了一处豪华旺铺,手下雇了四位妙龄女郎,像模像样地做起了牛总经理。可经营不到两年,物去人空,仔细一盘算,连本带利,一共亏了三十万。原先夸海口,讲大话的两个女婿也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老牛赔了老本还负债,这还不算,本来心心相印,亦步亦趋的尤大姐也开始对老牛的大道理挑三拣四起来。正当这口子上,自来水公司因水费短缺严重,突击在整条街道挨家检查各户用水情况。前些年,老牛的住房才进行过室内装修,装修过程全由小女婿一手操办,此次查水查出老牛家中有个龙头没有经过水表的偷水事实。

  老牛多年来温文尔雅、德高望重的形象一时间化为泡影......

  老牛病了,病得不轻。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尽管发生了这档子事,邻里、街坊也接二连三地到医院探望、安慰。大家见了躺在病床上羞愧难当的老牛,出来后都议论说:“知书达理的老牛是个正直人,这事怎能全怪他呢?比起那些没有廉耻的伪君子,老牛不知要强多少倍!”

  出院后,街坊们时常看到老牛孑然一身,倒背着双手,低着头,慢慢地迈着步子走在江滨公园的林荫道上,当年高昂宏亮的嗓音已经变得低沉、稳重。尤大姐时常远远地跟随在他身后照应,尤大姐说:“老牛偶尔听到一些人在高声嚷嚷地说空话、侃大山,他就皱起眉头扭头就走,唯恐中邪似的。”经验告诉他:那档子话都是他的女婿们讨他的女儿们开心时说的诨话,千万不能当真!

  街坊邻里都安慰尤大姐:“老牛这病属于心脑血管疾病,头脑理清了,心情平稳了,病就会慢慢好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