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乡东海之滨的海岸线上,绵延几十公里一片绿色屏障,像一整排列队的士兵,守护着地灵人杰的千年古邑。不管站在哪座山头,只要向东望去,都是一条绿色的长带,沿着海岸伸缩的曲线飘去。这就是著名的沿海防护林——木麻黄。
听老一辈人说,家乡沿海长期受海上来风的袭击,轻者飞沙移丘、毁坏农作物,重者台风袭来,屋宇倒毁,家破人亡,使家乡沿海的农民长期饱受风害,居无定所。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人民政府把这一自然灾害的防御当作一项重要议题来抓,经反复考察与实验,得出结论:在沿海一带种植防护林!但,沿海都是沙质土壤,容易干涸又瘦瘠,许多树木都难以成活,特别是海风一刮,就连根拔起。后来,人们发现南洋的木麻黄树抗旱性强,根长且固。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时任县长的延国和在全县号召沿海地区大量种植木麻黄。沿海乡村的男女老少活跃起来,不分寒暑地在海岸栽种木麻黄。延国和还常常身体力行,亲自在一线指导,甚至动手参与植树。
耐旱且不嫌土壤贫瘠的木麻黄,在家乡沿海成活了!又经过不断的补充种植,几年时间,家乡长乐的海岸线变成了一条绿色的绸带,环绕在海岸沙丘不毛之地。
木麻黄长速特快,几年时间就能长成几米高的大树。家乡人民从此再也不怕海风的袭击,飞沙移丘的历史也渐渐消失了。南洋木麻黄,在长乐沿海安家了,她日日夜夜镇守住海上的来风,给家乡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保障。这沙丘植林的浩大工程给长乐人民带来多大的幸福与安康呵。长乐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辉煌的历史一页。
木麻黄林片,是沿海一道美丽的风景。走在湖南大鹤森林公园,成片的林海,是那么壮观,穿行在排列整齐的林海中,倾听海浪奔腾的轰鸣,心中激荡着对先辈的感恩之情。木麻黄直直的躯干,立在沙地上,宛如一支支顶天柱,又像一支支巨大无比的笔杆。她的叶子是线条形的,仿佛一根根绿色的丝线,又像一根根长长的彩针。呵,木麻黄,顶起了农民幸福的殿堂,写下了农民舒心的篇章,织出农民心头的美锦,绣出农民多年的夙愿。
走在毛绒绒的木麻黄树林底下,享受着斑驳婆娑的金色阳光。呵,木麻黄,你的雄姿屹立在南国的海疆,也屹立在长乐父老的心中。
(作者 林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