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典 字振仪,号凤村,犀村人。雍正元年(1723年)进士,“令山东冠县,廉声大著。”因病告归,“甫至闽界卒,囊橐萧然。”传入《长乐县志·文苑》。
林琼蕤 字光可,号朗山,壶井人。雍正八年(1730年)进士,授直隶高阳知县,赈灾荒,修沟堤,浚淤塞,受民拥戴。“以老疾乞休,归装惟图书数篋而已。”传入《长乐县志·循绩》。
陈琦(?-1742年) 字乾德,三溪人。雍正十一年(1733年)进士,“知唐邑县,以清俭自持,獄讼立剖。下乡减仆从,毫不扰民……”。邻县百姓叹曰:“吾侪福薄,不能为陈侯百姓也。”传入《长乐县志·循绩》。
郑鼒(1679-1755年) 字善元,号依山,古槐井南人。清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知河南汲县,捐俸倡修学宫,开惠远泉,润田五十余亩,民怀其德。巡抚雅以图赠联云‘案牍能清胸有竹,弦歌不绝县成花。’解组日,囊无余积。汲之士民,立‘去思碑’于西关外。”传入《长乐县志·循绩》。
陈士玉 字岳有,号芝田,古槐人。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举人,山西祁县县令,多善政,务德化。有兄弟为争财产诉于县衙,弟暗送世玉二千金。开堂审案时,世玉把金摆在堂上,对兄弟俩“动以至情,晓以大义”,兄弟皆感泣,还其金。致仕时,“囊橐萧然,几不能备行李。祁邑士民思之,……配祀祁大夫祠。”传入《长乐县志·循绩》。
谢春晖 字齐瑀,号莲湖,沙京人。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举人,授建宁教谕,后调晋江。“以告老归,宦橐萧然。”传入《长乐县志·循绩》。传入《长乐县志·循绩》。
( 石金秋)